論壇11 “新業態崛起與專利前沿探索” 分論壇順利召開
時間:2022-12-09
作者: CIPAC
分享:
12月2日上午,“新業態崛起與專利前沿探索”分論壇在第十一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上順利在線上召開。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新興產業的資深知識產權專家分別就人工智能、大數據、基因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新領域、新業態之中的熱門話題展開探討。百度專利事務部總經理崔玲玲主持該論壇。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指南處處長周胡斌分享了《專利審查指南》的最新修改情況,分別從補交實驗數據修改的情況和涉及算法大數據保護兩個方面介紹了《專利審查指南》修改的最新進展。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賀偉罡就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工作及對知識產權的相關要求進行了交流。他指出,截至今年10月份,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共收到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申請1990項,審查通過了414項,通過率20.8%。今年的創新醫療器械申請數量更是創下新高,截至10月份,今年共收到創新申請270項,比去年同期提高45.2%,其中62項申請公示后獲準進入特別審查程序,比去年同期提高37.8%。
崔玲玲以“知識產權開放合作推動AI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行了演講,她指出人工智能生態下專利價值觀需要進行轉變,應當給予開放合作的專利運營來實現AI專利的多元化價值,從過去的著重于自我發展轉變為更適合當下的合作共贏發展思路,從過去主要通過訴訟對抗的方式推動實現專利許可和轉讓,轉變為致力于實現AI專利對于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多元化價值。
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總監趙大武介紹了智能汽車領域相對于傳統汽車的區別主要在于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大智能化板塊,從小鵬汽車的專利布局來看,在這兩大板塊中發明專利占比更高。隨后,趙大武分別介紹了蔚來、理想、小鵬三家新能源汽車各自的技術特色以及相應的專利布局情況。
之后,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專利運營部主任黃瑩發布了《人工智能領域高價值專利分析報告》。黃瑩介紹,《報告》針對智能硬件、基礎算法、通用技術、智能應用等AI技術領域,綜合法律、技術、經濟三個維度,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專利競爭格局,評價了競爭主體的專利價值。根據《報告》顯示,從人工智能中國發明專利整體情況來看,百度、騰訊、國家電網等創新主體的申請量較多,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所是高校申請主力。
西門子醫療中國知識產權部總監柏亞軍的分享主題為“新業態下的知識產權新生態”,他表示,西門子醫療今年實行本土化戰略,具體分為三個階段實施,首先是全線產品的國產化,其次是基于中國市場的需求在中國做好本土創新和研發,最終實現整個戰略合作的本土模式升級,旨在惠及到中國所有的醫療機構和患者。
快手科技知識產權總監盧苑圍繞“新業態下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思考與實踐”進行了演講,他指出,快手平臺通過構建知識產權侵權投訴處理機制為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提供了有效保護。2021年,快手平臺共處置了190萬條版權投訴、11萬條商標投訴、900余條專利投訴,快手電商和200多個品牌共同成立打假聯盟,共同建立假貨特征庫,通過AI技術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對品牌侵權行為充分治理,構建了良好的電商信任機制和平臺生態。
IBM亞太知識產權總監鄭閩迦圍繞“人工智能專利保護”主題進行演講,從《專利審查指南》的修改到人工智能專利的保護,到申請文件的撰寫建議以及中美歐各國關于人工智能審查的理論實踐,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分享,同時配合了豐富的案例分析,對于業界同仁而言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總監王寬的演講主題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專利的保護和使用”,他詳細說明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原理、產生和發展,并介紹了舜豐生物是如何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推動產業化發展進程,舜豐生物圍繞基因編輯技術的專利布局情況。
該論壇上,與會嘉賓分別就新領域、新業態發展所帶來的知識產權相關的熱點話題展開激烈討論,各自分享諸多精彩紛呈的觀點,令每一位觀眾深覺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