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10 “激活知識產權運營動能,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分論壇在線舉行
時間:2022-12-09
作者:CIPAC
分享:
12月2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分論壇——“激活知識產權運營動能,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在線舉行。高校技術創新如何與市場需求對接,提升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效能?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如何推動產業技術升級?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之間如何完善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機制?本論壇針對上述議題,探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模式下的知識產權運營特色。
論壇由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石巍主持。他表示,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要審時度勢,順應《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實施,實現產學研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暢通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渠道,賦能知識產權學科人才培養,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儲備、培育、運營、轉化、信息服務、維權援助等方面的工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運營體系處處長陳明媛表示,隨著《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相繼出臺,國家層面進一步突出政策引導、質量優先、轉化導向、管理支撐4個方面,不斷推出新舉措,推進知識產權工作融入到金融服務、企業經營、高校院所管理的全過程。目前,以運營服務體系為基礎,構建了平臺+產業+資本+機構+人才為一體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生態圈。此外,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教育部開展專利轉化專項計劃,目前30個省已啟動實施,16個省獲得獎補資金,在促進轉化中檢驗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新成效。去年,新修改的《專利法》正式實施,并設立專利開放許可的制度。目前已設18個試點省份,30所示范高校和80所試點高校參與。期間,超萬件專利成果匹配給5萬多家企業,促成許可聲明有1200多項,實現開放許可制度的落地見效。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產學研合作處處長金童童表示,近年來,教育部聯合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等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加大了政策的激勵,成果轉化獎勵力度,進一步激發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高校的創新資源也加速地匯聚,成果轉化的能力明顯得到了提升。近十年,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數量從2000多項增長到1.5萬多項,專利轉化金額從8.2億元增長到88.9億元,增幅接近了10倍,實現了質效同步提升。高校專利轉化金額屢創新高,山東理工大學一項專利項目以5.2億元實現成功轉移轉化。但亮眼成績背后依然存在一些技術轉化的困境,如高校專業化、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建設不足、隊伍缺乏;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監測、評價及運用體系不完善;缺乏全口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統計體系;高校專利申請前未進行評估,等等。針對此類問題,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探索搭建集高校、地方、企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實現企業和地方的需求與高校的精準對接,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目前,該平臺一期建設已完成,通過線上知識產權全鏈條的服務,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此外,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作為推動高校產學研合作的重要交易平臺,目前已累計簽約1424個成果轉化項目,金額達80.5億元,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平臺投資建設項目簽約4宗,金額860億元,一批國家級平臺和重點項目落戶地方。
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在技術轉移轉化中有哪些實踐經驗和建議?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金隼介紹了該校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改革,最終形成成熟定型、可復制推廣的科技成果轉化路徑和模式。在賦權試點、盡職免責等改革制度支持下,清除了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障礙,各類轉化模式靈活,解決了科研人員“不敢轉”的問題。同時,學校建立技術轉移復合型人才的專業學位培養體系和激勵機制,解決了科研人員“不會轉”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知識產權辦公室主任杜偉博士認為,高校科研管理部門應建立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流程,以知識產權為核心,強化專利導航與專利戰略布局;以價值和需求為導向,加強專利保護與高價值的專利培育。注重專利布局效果與專利組合價值的研發的同時,強化知識產權專員和科研人員的有效溝通、緊密合作,著力打通從研發到市場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實現技術創新成果的價值。
小米集團戰略合作部的總經理徐然以企業視角闡釋專利許可在產學研用融合發展中的價值,結合西班牙、美國相關具體案例講述了專利申請、許可、運營的成功經驗。為此,他提出創新研發和專利布局須結合產業發展、強化高價值專利保護、開展多元化的專利運營、培養具備知識產權意識的科研人才等4個方面的建議和思考,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參考。
江蘇雙良低碳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經理李龍說,圍繞地熱能產業,他們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自主創新,以及第三方知識產權機構協助的協同創新模式,成功開發了中深層地熱能無動力取熱及智慧化供熱關鍵技術。在此基礎上,結合專利信息導航以及產品應用市場發展培育高價值專利。產業化過程中,企業以產業聯盟形式將專利進行轉讓或者以許可方式聯合上下游企業進行高價值專利轉化,以此帶動中深層地熱能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另外一方面依托技術標準化,采用自主實施的方式擴大公司產品系列范圍,增加公司銷售額。目前,該企業專利轉化實施率達到96%,新增銷售20億元以上。
智慧芽院校業務大區經理張長遠介紹了如何通過系統工具和服務等信息化的手段,科學地將院系、發明人、信息服務人員、科技管理部門以及服務機構還有運營機構,與整個專利的申請、維護、管理和轉化結合起來的典型案例,并希望通過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連接創新,突破邊界,協同產學研用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