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高效高質行政裁決,營造公開公平營商環境
9月3日,第十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知識產權行政裁決的制度解讀和實踐分享”論壇盛大召開。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業人士,有關行政法學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企業、服務機構的專業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和解讀知識產權行政裁決的制度設計,分享實踐經驗。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在致辭中表示,行政裁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專業性強、程序簡便的特點,有利于促進矛盾糾紛的快速解決,發揮化解民事糾紛的“分流閥”作用。他介紹,近年來,商事制度改革催生了各類市場主體競相發展,也推動了知識產權行政裁決案件數量的持續增長。2018年,商標評審案件收案32.2萬件,同比增長53%,專利無效立案量達到5235件,同比增長15%。
同時,在確保高效、專業審理的基礎上,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持續提升商標、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行政裁決水平。包括強化制度設計、打擊惡意搶注和囤積商標、低質量專利申請等行為,從源頭控制進入行政裁決的案件質量,以及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等。
張志成介紹,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歷史性重構,重組后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現了商標、專利、地理標志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集中統一管理,職能上大大拓展,將為促進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知識產權保護司在本次機構改革的大背景下成立,作為擬訂商標、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行政裁決的相關標準和工作計劃以及組織實施商標、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行政裁決工作的職責部門,將繼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堅持高效、高質審理,持續健全信息共享和溝通聯絡機制,在行政裁決案件審理中平等保護中外知識產權權利人合法權益,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外商投資環境,切實踐行我國政府在商標、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行政保護上的承諾。
國家知識產權局復審和無效審理部部長葛樹在致辭中表示,2018年專利復審立案3.78萬件,較2017年增長11%,無效案件超過5000件,增長15%,連續十年保持增長態勢。專利的復審和無效的行政訴訟案件,超過兩千件,較2017年增長21%,面對壓力和挑戰,復審和無效審理部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深入開展質量提升工程,對每一件案子我們也是爭取按照法律的規定,依法公正、準確、高效的做好審理工作,為專利權的保護提供支撐,也推動專利事業的高度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副局長張文銳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特別是機構改革以來,商標評審部門充分發揮法定職責作用,轉變思想,提高定位,加速審理周期,推三級合一制,全面公開裁決文書,實現駁回復審網上申請,助力中小品牌的快速成長,提高維權效力,打擊惡意行為。提升商標質量和效力。
在隨后的發言中,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復審和無效審理部處長劉銘分享了有關復審維效的審查政策。他指出,通過一系列審查政策的實施,目前在專利質量和效率方面都獲得了進一步的提升,包括無效案件的審理周期進一步優化、案件審理結論高度穩定、循環訴訟比例進一步降低,比例不足千分之一以及專利侵權案件中提起無效的比例雖然有所增加,但是侵權案件的審理周期基本保持不變。
另外,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應訴復議處副處級調研員孫明娟解讀了新商標法下的商標評審制度、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司執法指導處處長王志超就《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行政保護最新進展》發表了演講。多位企業界、服務和科研機構的專業人士,和大家分享實踐裁決的實踐經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