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我國制造業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已有積極成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5日訊 (記者 吳曉薇)今日,由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原中國專利信息年會)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表示,深化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加快推進制造業創新發展應繼續加強戰略布局、推動協同運用、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國際合作并營造良好環境。
羅文指出,目前,我國制造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取得積極成效。一是對制造強國戰略任務的作用更加突出;二是制造業知識產權協同推進體系基本形成;三是面向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豐富服務不斷優化;四是制造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明顯提升。
羅文表示,深化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加快推進制造業創新發展還需要做出五點努力。
一要加強制造業領域知識產權戰略布局,加快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知識產權指南,圍繞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專業轉化和首次商業化創新的各環節,強化制造業創新中心知識產權能力建設,突破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
二要推動制造業知識產權協同運用,實施制造業知識產權協同運用推進工程,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研發協同創新,形成一批產業化導向的專利組合,建立健全聯合保護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體系。
三要打造制造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繼續發揮好制造業知識產權專業轉化公共服務平臺作用,建設產業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國家制造業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四要加強制造業知識產權國際合作,鼓勵開展跨國專利交叉許可等國際知識產權合作,重點加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國際合作,支持培育懂技術懂規則國際知識產權的復合型人才。
五要營造有利于制造業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的良好環境,研究完善制造業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政策體系,加強《中國制造2025》實施過程中政策措施的統籌與協調,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監管與保護力度,營造公平競爭,公平監管的創新創業和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