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長雨:助推實體經濟 知識產權將加大國際合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5日訊 (記者 吳曉薇)今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工信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部門和機構大力支持,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原中國專利信息年會)在京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通過專利工作助推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技術供給水平、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大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等四項工作。
首先,是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努力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技術供給水平,不斷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目前,圍繞提升知識產權對實體經濟的技術供給水平,國家知識產權局一方面啟動實施了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另一方面,通過建機制、建平臺、促產業,加強知識產權綜合運用,加速專利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約16%。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在內的專利運營次數達到17萬余次,同比增長近20%。
其次,是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努力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果,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一是出臺嚴格專利保護的若干意見,提高侵權違法成本;二是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三是積極推行知識產權快保護,降低維權成本,縮短維權周期,提高維權效果;四是繼續堅持做到知識產權同保護,對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
第三,是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一方面積極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另一方面,持續推動知識產權領域的“放管服”改革,著力提高專利審查的質量和效率,實施好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更好地支持重點產業、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第四,是繼續加大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推動知識產權國際規則朝著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發展,促進國家間經貿和科技文化交流。
申長雨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大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一方面,將通過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優化和改善國內營商環境,積極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吸引更多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將積極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