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專利年會開幕 將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林維):在5日舉行的2017中國專利年會上,中國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在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關方面通過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等措施,幫助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益興起,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依靠規模體量擴張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作為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制造業急需向創新驅動發展轉型。在本屆中國專利年會上,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提出 ,要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努力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技術供給水平。申長雨說:“我們一方面啟動實施了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努力掌握更多會對整個行業技術進步起到重要引領作用、甚至改變整個行業技術發展方向的核心專利,以及能夠成為國際標準的專利,努力提升相關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建機制、建平臺、促產業,加強知識產權綜合運用,加速專利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約16%。知識產權的價值正在加速實現,并推動著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透露,近年來,中國制造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明顯提升:“工信部先后制訂了工業企業知識產權指南和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評估指標,以此為依據,截至2016年遴選出知識產權試點企業14 25家,標桿企業60家,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試點企業中,建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比例超過90%;2014-2015年擁有的專 利數量年平均增長超過18%,專利新產品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2%。”
近年來,中國政府把創新驅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中國的專利數量也成績斐然。201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33.9 萬件,同比增長21.5%,連續6年位居世界首位;此外,中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萬件,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國內發 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
中國制造業如今在國際上打出自己的品牌,支撐它的是技術含量和品質含量,而技術的背后就是一個個真金白銀的核心專利。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用公司最新產品——光伏空調走出國門為例說明,知識產權可以為中國企業布局海外保駕護航。董明珠說:“我們最近賣的最火的產品就是光伏空調,現在我們在中東、巴西等極熱的地方,格力空調因為擁有自己的技術而贏得了市場和尊重。此外,目前 我們這種光伏空調,在(技術)先進的國家(例如)美國也非常受歡迎。就是說,技術給我們帶來了競爭力,這就是我們講專利對我們的好處。”
此外,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透露,為了促進更高水平的引進來和走出去,中國知識產權局已與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協議:“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目前已經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5個多雙邊合作協議,同時與23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協議,極大地方便了中國企業的海外知識產權獲權以及國外企業在中國知識產權獲權,為(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經貿和科 技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