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亮:推動納米科技專利成果轉化,打造納米產業創新高地
趙宇亮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
央廣網北京11月30日消息 2022年11月30日,第十一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于線上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以下是講話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首先祝賀第十一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的順利召開,下面我給大家報告關于推動納米科技專利成果轉化,打造納米產業創新高地。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的納米科技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基本上已經是處于世界領跑的地位。
納米技術是國家戰略性的產業的關鍵共性技術,從原子制造到智能制造再到超材料、新材料、智慧醫療,還有新能源等,納米科技無處不在,納米研究對全球科研產出的貢獻一直在不斷增長。從2000年到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納米科技的各項指標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全球學術產出中間,大概有4.2%與納米科技有關系,但這是全學科,數據量已經很大了。
這些數據貢獻了6.4%的全球總引用,次數達到了4000多萬次。發表納米科技的研究成果人數,2000年的時候大概是32,000多人,到2019年的時候就達到了498,948人。這其中增加了大概十幾倍,全球研究者的增長率大概是全球其他的學科復合增長率的2.3倍。納米科技成果的影響力是按照信息科學里面規劃因子的計算方法,當然它是在文獻情報學里面有一個專門的計算方法,納米科技研究的成果影響力大概是全學科的1.6倍,我們國家更大一點,我們國家的納米科技的影響力大概是全學科的1.86倍,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時在全球七大基礎學科中間,七大基礎學科是按照歐洲基礎學科分類的分法,中國的分類稍有不同。
納米科技在各個學科里面,比如材料科學、化學工程、物理科學、能源工程,病理學、毒理學,還有藥學、生命科學、生物化學、基因科學和分子生物學,還有免疫學跟微生物學等。在不同的學科里面,納米科技在它本身領域中間的發展速度都高于本學科的發展速度。
其實中美這兩個國家在全世界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但后面包括德國、英國、日本等,在過去10年全球有960個最熱門的研究主題,其中89%的主題與納米科技有關系,這個數字也比較大,就說明納米科技已經基本上滲透到了幾乎所有的學科。
我們國家納米科技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一些指標上,其實都已經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以前一直是美國處于領先地位,我們實際上現在已經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主要是從基礎科學和應用基礎科學上,當然我們的技術應用和產業化還有比較大的距離。
納米科技成果從基礎研究轉向產業化的比例比其他的學科更高,跟納米科技可能本身它的應用比較明確,而且它是學科交叉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它跟其他的基礎學科相比,被產業化的比例比其他學科更高一些,這主要是來自美國歐洲的統計,但中國各個學科幾乎都要低很多。
在2000年到2022年這些年,納米專利的申請數量,排在前10位的國家(組織)有中國、美國、世界知識產權局、歐洲專利局和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巴西,中國是遙遙領先的,所以中國實際上在整個專利的數量上2019年前后達到高峰,2020年以后可能受疫情的影響,實際上是有所下降。
納米專利授權數量的世界前幾位,分別是中國、美國、日本,還有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西班牙。全球納米專利申請的領域,像中國其實是排名第一的領域,主要分幾大類,主要是生物醫藥,新能源,先進材料,智能傳感,化妝品,還有化工,光電,納米加工與組裝,大概是進入了這些領域。
中國納米專利申請的增加速度比較快,其實在2018、2019年的時候達到頂峰,這是它的不同曲線,是指不同的分類,比如說生物醫藥、化妝品、智能傳感、先進材料、能源、光電、加工,還有化工等不同的領域。
所以它的總數,尤其在材料方面,可能遙遙領先。在城市的排行榜里面,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南京、廣州是納米專利申請量最大的6個城市。中國納米專利的重點領域主要集中在先進材料,還有氮化硼、量子點、磷烯,還有陶瓷材料、清潔材料、仿生材料、隱身材料、阻燃材料等,阻燃材料在我們國家也是發展比較快的,也有很大的專利,陶瓷材料也是,所以這些材料現在都已經應用在工業中。
另外一個就是能源,主要是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鉛蓄電池、燃料電池這幾個方面,其實納米技術在發揮主要的作用。
下面我花一點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廣納院,因為廣納院在黃埔,廣納院聚焦納米科技的專利成果轉化,我們國家的專利納米科技專利大概現在已經有43.2萬件,全球是處于第一的地位。但是中國納米科技專利的轉化率是比較低的,還不到美國的1/10,這個原因是什么?是因為我們的九級科技創新鏈是不完整的,是缺失的。科技創新鏈大家知道分1~3級,1~3級做什么?就是基礎研究或者應用基礎研究,就是發論文寫專利,就是論文發表了,專利申請了,基本上1~3年就結束了。
4~6級做什么,4~6級是做公益、做產品、做參數、做試制品,做各種各樣的優化,把生產流程建立起來,所以4~6級實際上就是所謂的成果轉移轉化這個過程。
7~9級就是產品和商品,這是產業界的事情,是我們工業界的事情,我們國家的兩頭都比較強,唯獨中間4~6級是空缺,科技創新鏈4~6級就是做中試,做參數、做標準、做方法,做生產線的研制,包括產試制品等等,這一段實際上是我們國家的短板,所以這也是我們廣納院的使命,廣納院的使命就是把4~6級給填補起來,為國家補短板,這是廣納院基本的戰略定位,1~3級我們來自高校/中科院所,4~6級是廣納院完成,7~9級的話,是中國納米谷中心支撐,當然7~9級也可以是企業,但我們通過國創中心也把一些龍頭企業組織起來,所以它不僅僅是我們自己形成產業,也是跟企業合作,去解決企業對技術的需求問題。
廣納院建設思路是我們把它稱作“五個一”工程,就是研究院必須要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的4~6級。一家公司,就是廣納發展公司,是為科技成果轉化4~6級提供服務的,提供市場化服務的,就為科學家提供這種市場化服務的。一只基金,這個是專門做納米產業基金,還有一套政策,就是納米十條,還有納米股,這是7~9級了。這就是產業化基地的聚集地。這是廣納院的總部園區,現在已經竣工,我們已經搬入總部園區,這邊已經在使用,這邊已經封頂,正在準備裝修。
廣納院正在建設微納制造中心、安評中心、大數據數學平臺、生物醫藥平臺等,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同時也依照在中心知識城打造“四園一中心”的中國納米谷,來實行、承接產業化的落地。
知識產權貫穿廣納院的納米科技成果轉化的全過程。首先廣納院的知識產權設立知識產權辦公室,做項目的引進,項目的實施到轉化運用,都包含著知識產權團隊的系統性工作。知識產權辦公室包括如果不同的事業部里面有主管,這里面包括有對外的合作,知識產權運營體系的管理,還有標準化的管理,針對每一個不同的項目里面,不同的專利進行布局和運用,這是廣納院知識產權辦公室的一些基本職能,和一些基本的工作流程。
廣納院下面的事業部的知識產權辦公室,主要是對統籌管理考核體系運行,還有供應商質量的管控,事業部知識產權運營等,包括知識產權高端的服務業務,還有知識產權的培訓等等。同時這個項目團隊里面有三級結構,項目團隊里面有知識產權的工程師,他的職能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包括專利的挖掘布局、檢索分析、撰寫,答辯、商標申請,軟著登記、管理的維護。
廣納院成立不到三年,12月18號到三年,這三年我們申請了有超過250項的專利,大部分是發明專利,70%是發明專利,所以同時我們也正在加強國際專利的布局。舉個例子,就是我們的5G濾波器的專利池,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專利,來保護它的產業發展。比如這是一分鐘快檢技術的專利池,同時我們也跟黃埔區知識產權聯盟一起來打造一個上下游共同的產業生態。
作為聯盟的理事單位,我們在黃埔區成立了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金融創新論壇,還有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的聯盟,這也感謝國家知識產權局在黃埔對知識城的大力支持,廣納院的價值觀就是讓創造價值者更有價值,所以我們也期待為與會的專家、企業家,還有政府的各位領導,能夠給我們一些支持,尤其是專利領域的專家們,專業領域的管理專家,包括我們的技術專家能夠跟廣納院合作,實現讓創造者更有價值的這么一個新的理念,把我們專利的價值,把我們專利創造者的價值變得更加能夠服務社會,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也為專利的發明者或者是一些方法的發明者、技術產品的發明者創造更大的價值。
廣納院這個平臺敞開胸懷與大家合作,非常歡迎大家跟廣納院一起,我們讓創造價值者更有價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