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柳平:加快知識產權的強國建設
宋柳平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務官、首席合規官
央廣網北京11月30日消息 2022年11月30日,第十一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于線上開幕,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務官、首席合規官宋柳平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以下是講話全文:
很高興參加今年的中國知識產權專利年會。今年的主題是加快知識產權的強國建設。針對這個主題,我想談幾點個人的看法,第一點就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實際上跟國家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是相一致的,那么這意味著我們要建設一個綜合的知識產權強國。
知識產權強國本身是在一個全球化的語境下進行的,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深刻理解知識產權強國最核心的衡量標準,我認為很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創新主體有全球競爭力,我們的知識產權可以支撐我們的產業進行全球化發展。
第二就是知識產權能成為一項正向的現金收入。其實這兩項標準是衡量我們知識產權是否真正強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知識產權強國其實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建立起強大的知識產權的生態體系。這個體系包括產業,包括法律的公共權力和行政權力,也包括服務和人才。
首先是產業,因為創新的核心主體實際上是產業,知識產權其實是跟創新相對應的,知識產權首先表現為有強大的產業,這個強大的產業必須能夠產生有市場價值的高價值知識產權,能夠在研發投入上進行深度的研發、投入,能夠獲得市場對于創新和產業的認同。
再說說法律和政策的行政,實際上知識產權是一個在公權力保護下的私人權利,是一個財產權利,他的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法律的剛性保護。
所以從公共權力最核心的職責來講,是要對這些真正有市場價值的知識產權予以保護,然后讓這些真正的創新者,真正有市場價值的創新者,能夠從市場上獲得正向的激勵,獲得收入,這是公共權力最重要的職責。
第三個是服務體系,因為我們有大量的知識產權,它是一個創新成果,同時也是一個法律權利,所以它需要大量的服務機構來為產生高價值的知識產權提供支撐。
第四個就是人才,我覺得我們必須要在產業、政策、法規、行政、服務機構培養大量的知識產權的人才,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提供高質量的知識產權成果和法律的保護環境。
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中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產業規模,制造能力,貿易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發展階段。而且當今世界正面臨一個非常重大的發展機遇,就是萬物智能萬物互聯,而且是各個行業將會進行數字化轉型,而我們在這個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同時各種關鍵要素將會需要我們來構建,這些深度的創新才能夠支撐起關鍵要素的產生,而這些都是屬于底層的知識產權,也是高價值的知識產權,所以我們實際上是處于一個重大的歷史機會的時期。
同時我們也處在一個挑戰非常大的時期。因為前40年的發展,我們更多的是走全球化的道路,各種研發的要素、制造的要素、供應的要素、市場的要素,都能夠全球化自由競爭。但是現在可能遇到了一定的挑戰,這個挑戰就意味著我們可能很多要素不能夠很方便的通過交易來獲得,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更加強調我們自身的研發和深度創新的能力。
我認為,我們應當繼續走全球化的發展道路,因為全球化可以為產業為消費者,甚至為各個國家帶來最高效率。我們應該繼續奉行全球化的基本思想,應該積極地參與國際知識產權領域和研發創新領域相關規則的活動,以及各種標準生態的建設,貢獻出我們中國創造和創新的成果,這樣有利于我們的全球化生態環境。
同時對于知識產權主流的這些問題表達我們的觀點,與世界形成良性互動。無論是知識產權國家生態的建設,還是全球化的生態的建設,都需要我們以更寬廣的視野,更加開放的態度,更加集中的創新投入才能構建起來,所以我覺得我們未來是大有希望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