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在京開幕
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陳燦)“如何通過專利工作,更好地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實現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合拍共振,始終是我們思考和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今天開幕的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上表示。
2016年全國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在內的專利運營次數達到17萬余次,同比增長近20%,知識產權的價值正在加速實現。這是人民網記者今天從年會上了解到的最新數據。
本屆中國專利年會以“專利,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主題。申長雨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著眼國家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把實體經濟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作為知識產權工作者,應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助推實體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申長雨從切實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努力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果、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領域改革、繼續加大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四個方面闡釋了如何通過專利工作助推實體經濟發展。他指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實體經濟的競爭越來越多地體現為包括專利在內的知識產權方面的競爭。圍繞提升知識產權對實體經濟的技術供給水平,國家知識產權局一方面啟動實施了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另一方面,通過建機制、建平臺、促產業,加強知識產權綜合運用,加速專利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在一系列工作的直接帶動下,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業態如雨后春筍蓬勃興起,技術交易日趨活躍。
國家工信部副部長羅文就深化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談了三點意見:一、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作為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制造業急需向創新驅動發展轉型。二、工信部通過聚焦《中國制造2025》重大工程,建設協同推進體系,強化中小企業服務,提高企業運用能力,深入開展雙打專項治理行動,推動著知識產權工作不斷向縱深邁進,取得了積極成效。三、深化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加快推進制造業創新發展。
據了解,由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中國專利信息年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七屆,今年首次更名為“中國專利年會”,吸引了8000余名代表參會,80余家國內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前來參展。此屆年會為期兩天,除了主論壇以外,還設置了“專利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7個分論壇,來自全球80余家企業、國際組織、法院、政府部門、代理服務行業及學界代表將圍繞年會主題“集智聚力”,就新形勢下如何促進實體經濟創新展開深入研討,為全面助力我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貢獻力量。(責編:白宇)